关于ZAKER 合作
热点科技 2小时前

比亚迪“济南”号滚装船下水,连船都是混动的?

都知道,比亚迪不造燃油车,只造新能源汽车。

但你能想到,比亚迪连造的船,都是混动的吗?

就在昨天,比亚迪第八艘汽车运输船 "BYD JINAN" 交船仪式在此举行。随着 " 济南号 " 的正式交付,比亚迪规划的 8 艘汽车运输船已全部投入运营。

" 济南号 "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环保特性与高效设计。

它采用最新的 LNG 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让比亚迪汽车以更快、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式交付到全球用户手中。

更为创新的是,船上配备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箱式电池组柜。

车辆的照明、机械、设备用电,基本都可以使用电池组中的电能,进而减少燃料燃烧以及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

比亚迪的 9200 车位级滚装船,在效率上实现了对传统航运的颠覆。

传统滚装船需要 72 小时完成的装卸作业,比亚迪通过自动化泊位分配和三维扫描定位技术压缩至 48 小时,效率提升 40%。

在泰国至欧洲航线上,其多层甲板动态配载技术可同时混装海豹、海豚、元 PLUS 等不同尺寸车型,单船 9200 个车位利用率高达 98%。

对比数据更为惊人:传统滚装船单次装卸耗时 72 小时,比亚迪的船仅需 48 小时;国际航运公司船舶碳排放超标 56%,比亚迪船队已提前达到 2030 标准。

都知道造船很贵,运营船队更贵,但为何比亚迪要耗费巨资自建船队呢?原因很简单,效率和成本。

这支船队使比亚迪的物流成本下降 30%-40%,欧洲航线运输周期从 45 天压缩至 30 天内。

当国际滚装船日租金突破 12 万美元的背景下,许多竞争对手的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而比亚迪已通过 9200 车位大船的单航次运力优势,在单位成本上建立了护城河。

更关键的是,比亚迪构建了完整的闭环体系——泰国工厂生产右舵车供应东南亚,国内基地生产左舵车通过自建船队直供欧洲。

这种 " 产地 + 运输 " 的垂直整合模式,让比亚迪在国际航运价格暴涨、舱位争夺白热化的环境下,依然能保证全球市场的稳定供应。

不过,自建船队并非普通车企也能玩转的模式。据测算,当车企年出口量达到 30 万辆时,自建船队的经济效益才会显现。

所以,除了上汽、一汽、比亚迪等国内造车巨头,其他车企还没有造船的需求和实力。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