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哥吉拉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3704.77 点,超越 "924" 史诗级行情的高点。
成交额超 2 万亿,同样回到当时的巅峰。
没有疯牛的行情,却走出了牛市的味道。
尽管今天 A 股市场迎来震荡调整,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但沪指盘中突破 3700 点大关,为近 4 年(2021 年 12 月)以来首次,大盘连续第二日成交超 2 万亿,多达 52 只个股涨停等数据,依旧让股民觉得这一波行情走势不一般。
板块上,午后多数板块在连续大涨后迎来调整,但银行保险、券商、软件、消费等板块依旧维持上涨,其中牛市旗手金融科技 ETF ( 516860 ) 净值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似乎暗示市场对后市继续看好。
01
资金跑步入场
今天的股市盘面来看,近期的热门赛道板块如科技,军工、AI、医药,金融,消费等,都出现了集体回调。
但数据来看,市场的积极情绪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首先,大涨大跌是牛市行情普遍的节奏。今天在三大指数都明显回调,全市场 4600 多只个股下跌的背景下,依旧有多达 52 只个股涨停,说明市场依旧热情高涨。
其次,近几天来,已经有很多行业板块积累了相当大的涨幅,尤其热门赛道板块涨幅巨大,更长一点时间回看,截至目前 A 股已经连续四个月上涨,沪指累计涨幅超 11%,创业板累计涨超 26%,所以出现短期回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资金动向是市场是否有信心的另一个关键指标。今天尽管市场回调,但多数行业继续维持资金净流入,金融科技、证券、保险等板块净流入多达 20 亿以上,芯片、有色、消费电子、甚至白酒行业也出现了明显流入。
8 月 13 日,央行公布 2025 年 7 月金融数据,其中,7 月居民存款新增 -1.1 万亿,企业存款月内新增 -1.5 万亿,而在同时,非银存款新增 2.14 万亿,同比多增 1.4 万亿。
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今年来,随着 2022-2023 年期间大规模的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集中到期,但由于国内利率持续走低,而同时股票市场迎来稳定上涨且高分红的权益资产股价走势与分红表现双高,越发吸引资金入场。7 月新增非银机构存款的激增,已经充分反映居民存款搬家流向股票市场。
在去年的 "924" 行情时,也一度出现了居民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入市的盛况。
如今看来,同样的情况似乎又再度出现。2025 年 7 月 A 股新开户数高达 196.36 万户,环比增速高达 19.27%。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70.54%。热度有点像去年券商连夜加班开户的盛况。
据券商机构研究认为,目前尚处于居民存款 " 搬家 " 初期。银行净息差压力下,存款成本继续下降仍是趋势,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或尚未结束,随着 2022-2023 年起存的个人定期存款逐步到期,预计 2025 年底至 2026 年会逐步迎来个人存款的 " 搬家 "。
据测算,初步测算出居民 2025-2030 年每年增配理财、基金的规模各达 2-3 万亿元。假设未来存款流入资管业的资金来自两部分:(1)存款到期再配置:2022-2023 年居民 " 超额储蓄 " 规模达 9.21 万亿元,预计 2025-2026 年到期约 4.6 万亿元,这部分资金可能被动配置低波动的理财、基金等资产;(2)增量金融资产流入:随着存款吸引力下降、定存比例不断下降,而基金和股票仓位将被动抬升。
除了居民存款搬家给股市带来资金支持,带动市场交易活跃外,来自机构的资金入场更是另一个重大因素。
去年以来,监管层就通过各种举措强力引导保险、社保、基金等各路长线资金大规模入市,这些资金成为支持 A 股市场走牛的关键支撑。比如今年 1 月份,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对 A 股的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并对经营绩效进行考核。据报道,单是此项,2025 年就有超过 5040 亿元的增量资金入市。
还有中金借道 ETF 大举入场抄底,险企掀起举牌银行股浪潮等一系列现象,都在说明越来越多资金在流入 A 股。
02
关注确定性方向
按照目前的资金、板块行情等种种迹象来看,未来 A 股走出慢牛行情的已经相对确定。
在这种确定性上涨行情背景下,有不少确定性的投资方向值得关注。
首先,当市场预期牛市行情来临,那么资金的风险偏好就会明显提升,会比较有意愿去追逐弹性巨大的赛道板块。
这个现象已经反映在近期的 AI、机器人、军工、创新药等方向,这些板块中也诞生出了不少短期涨幅显著的大牛股。
AI 的有寒武纪,7 月低点至今涨幅超过 80%,近日涨势加速今天继续大涨 10.33%,市值盘中突破 4 千亿大关。
在这种节奏下,一个与之相关性极紧密的板块—金融科技,由于涨势并没有近期热门赛道板块来得凶猛,其潜力被市场忽略了。
事实上,在疯牛行情中,金融科技股的走势表现甚至比其他任何赛道股都要疯狂得多。
在去年的 "924" 行情期间,艾融软件股价从 8.8 元一路飙升至最高 106.8 元,成为当时第一个 " 十倍股 "。
而在慢牛行情中,金融科技板块虽然有时表现不如一些赛道涨得猛,但也并不会差,而且贵在确定性非常高。甚至长跑下来,金融科技股的整体表现足够令人惊讶。
Wind 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截至 8 月 14 日,金融科技指数(930986.CSI)累计涨幅超过 143%,显著领先其他 38 只沪深市场核心指数。
所以,考虑确定性和上涨弹性潜力,当下布局金融科技股或是个不错的策略。
当然,A 股金融科技概念股数量不少,里面爆发妖股的概率不一定就是大市值巨头就大,所以借道相关 ETF 来布局,是相对稳妥的策略。比如金融科技 ETF ( 516860 ) ,自去年 924 以来,该 ETF 净值飙涨 125.8%,涨幅位居全市场前三。
数据显示资金也在借道 ETF 涌入金融科技赛道,今年下半年以来,金融科技 ETF ( 516860 ) 吸金 6.25 亿元,最新规模达 15.64 亿元,较上半年增长 80%,增长率位居同指数第一。
金融科技 ETF 跟踪中证金融科技指数,涵盖互联网券商、金融 IT、移动支付等多个细分领域,兼具金融的稳定性和科技创新的成长性,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同花顺、恒生电子、润和软件、指南针、新大陆、东华软件、银之杰、四方精创、广电运通等行业龙头公司。
03
尾声
对于 A 股后市走势,机构纷纷表示看好。
东吴证券认为,目前 A 股市场 " 蓄水池 " 作用凸显,ETF、散户、杠杆资金均积极入市,呈现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的景象。
浙商证券研报分析认为,目前 A 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 " 系统性慢牛 " 中。宏观层面,风险偏好提升和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 A 股走出 " 系统性牛市 ";中国崛起和中国优势,形成 " 慢 " 牛格局。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认为,若能满足三大条件——盈利改善的广度需进一步扩大、资金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国内政策需与全球经济周期紧密协同,沪指有望在年末挑战 4000 点。
如此确定性的看涨行情难能可贵,大家要把握住了。(全文完)
▍往期回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