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格隆汇 21小时前

市值突破 4000 亿,寒武纪再创历史!

A 股 " 芯片大牛股 " 寒武纪还在上涨续创新高。

今日盘中寒武纪股价一度大涨超 12%,最高触及 966.8 元,现报 958.21 元,最新市值为 4008 亿元。成交额达 117 亿元,位居 A 股成交榜第二位。年内累计涨幅超 40%。

从历史走势看,寒武纪股价自 2022 年 4 月份的 46 元低位开始反弹。数据显示,近 3 年寒武纪股价累计涨幅达 1608%。

寒武纪为何大涨?

资料显示,寒武纪成立于 2016 年,是全球领先的 AI 芯片设计公司。创立之初,公司凭借与华为的合作,将自研 AI 处理器集成到麒麟芯片,推出全球首款支持 AI 运算的移动芯片,在业内一举成名。

然而,依赖芯片 IP 授权的商业模式天然存在天花板,而与华为的合作在数年后终止,使寒武纪迅速陷入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困境。

与此同时,公司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早期阶段研发费用常年高于营收规模。寒武纪多次被市场质疑 " 故事很大,盈利遥遥无期 "。

近两年,寒武纪逐步从 IP 授权业务转向自研自销 AI 加速卡、训练 / 推理芯片和整机系统解决方案,切入国产算力替代和大模型推理训练需求爆发的市场。

寒武纪近期股价大幅上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1、业绩扭亏为盈,基本面改善

寒武纪在 2024 年 Q4 实现历史首个单季度盈利,营收约 9.89 亿元,净利润 2.72 亿元,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盈利记录。

2025 年 Q1 延续增长趋势,Q1 营收 11.11 亿元,同比大增 4230.22%,归母净利润 3.55 亿元,扣非净利润 2.76 亿元,扭转长期亏损态势。

这种业绩催化成为股价大涨的重要推动力。

2、国产 AI 芯片替代加速

不久前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市场担忧其芯片存在安全风险,促使国内企业转向国产 AI 芯片,寒武纪作为龙头受益。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美国持续收紧 A100、H800 等高性能 AI 芯片出口,这为国产芯片提供了替代窗口。尽管 H20 放开出口将短期加剧竞争,但中长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线,政策与应用倾斜将持续利好本土厂商。

板块上,近几个月,A 股算力板块全面走强,半导体、AI 芯片、AI 服务器、光模块等相关板块成为投资热点。

3、市场传闻催化(部分已被辟谣)

传言显示,公司载板在景硕明年订了 50 万颗,当下单月 2 万颗,对应等效 690 的颗数,ASP8-10W,可预期 2026 年带来 300 亿— 400 亿元收入,且下半年业绩有望超预期,全年收入有冲击 100 亿元的潜力。

8 月 12 日晚间,国产 AI 芯片厂商寒武纪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市场还流传 "DeepSeek-R2" 新品即将推出等消息,引发市场猜测。寒武纪芯片适配大模型训练,市场预期其订单增长。

不过据腾讯科技消息,有接近 DeepSeek 的知情人士回应称,网传 DeepSeek 下一代大模型 DeepSeek-R2 即将发布的说法不实,且该模型 8 月份并无发布安排。

26 年空间怎么看?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 AI 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

展望未来,AI 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 AI 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 AI 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 AI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寒武纪股价近日走强,市场密切关注公司 8 月底发布的半年报,业绩趋势待进一步确认。

有分析认为,随着最近寒武纪基本面的变化,寒武纪 26 年预期逐渐清晰,整个空间能有更大想象空间。展望 26 年寒武纪整体上还是相对乐观趋势。

浙商证券预计寒武纪 25-27 年分别实现收入 75.3 亿、134.6 亿、205.6 亿,同比增速为 541%、79%、5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8.3 亿、28.2 亿、46.5 亿。对应 25-27 年 PE 估值分别为 162、105、64 倍,维持 " 买入 " 评级。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