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行情一周年,中国资产怎么样了?
去年 9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稳定市场和提振经济,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当时,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创始人 David Tepper 曾高呼" 买入一切中国资产 "。一年后的今天,他的判断被证明是对的,中国资产在此期间经历了一轮全球瞩目的强劲牛市。
过去一年,中国股市的表现远超全球主要市场。A 股总市值首次突破 100 万亿元,增幅达 45%。上证综指从 2700 点水平飙升至 3900 点,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科创 50 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分别录得了 115% 和 110% 的惊人涨幅,同期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回报率则分别为 16% 和 24%。
根据高盛交易员 Fred Yin 的观察,中国股市的势头十分强劲,反弹可能才刚刚开始,A 股形成 " 慢牛 " 的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实。
"9.24" 一周年成绩单:百万亿市值与普涨格局
回顾 "924" 以来的一年,中国 A 股市场的表现堪称惊人。截至 2025 年 9 月 24 日,A 股总市值从约 70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超过 100 万亿元,增幅高达 45%。
在此期间,超过 3000 只 A 股股票涨幅逾 50%,近 1500 只股票价格翻倍。
在互联网领域,昨日,受利好消息刺激,阿里巴巴港股单日上涨近 10%,月内涨幅达到惊人的 50%,股价飙至至 4 年高位。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外卖平台监管草案,这一 " 反内卷 " 举措被市场解读为利好,美团、京东分别上涨 1.2% 和 3.3%。腾讯上涨 2%,其游戏《三角洲行动》登顶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而受到投资者追捧。
高盛编制的中国半导体一揽子股票指数也上涨了 4.6%,这得益于美光科技积极的第四季度业绩展望以及华为发布的积极的三年愿景。此外,太阳能、固态电池等板块也表现出色。
资金配置空间充裕,慢牛行情或刚开始
展望未来,此轮涨势或许才刚刚开始。
高盛认为,当前 A 股构建 " 慢牛 " 市场的条件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成熟。自 8 月初以来,A 股的交易活跃度一直处于高位,并创下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纪录。
从资金面来看,市场仍有巨大潜力。首先,散户情绪尚未过度高涨。中国家庭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仅为 11%,远低于房产的 55% 和现金 / 存款的 27%,这表明仍有大量 " 场外资金 " 可供入市。
自 2020 年以来,居民存款增加了约 80 万亿元,其中约 55 万亿元的超额储蓄大部分即将到期,面临再配置需求。
其次,机构资金的入场空间广阔。数据显示,高达 31 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和 15 万亿元的货币市场基金可能随着实际利率下降而流入股市。此外,在房地产市场走弱的背景下,每年超过 14 万亿元的 " 新钱 " 也在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机构,其在 A 股市场的持仓比例都非常低,据高盛估算,未来潜在的机构增量资金可能高达 20-40 万亿元。上周,专注于中国的股票基金录得 54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为今年 4 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