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SH,下称 " 伊利 ")于 8 月 28 日发布了 2025 年半年报。上半年,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 619.33 亿元,同比增长 3.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70.16 亿元,同比增长 31.78%。在地缘政治导致进出口不确定增强,终端消费复苏缓慢等挑战之下,伊利交出了持续增长的成绩单。
从伊利发布的半年报看,稳定基本盘、强化优势业务以及用创新拉动新增量,是伊利保持稳定增长的背后推动力,也为处于调整期的乳制品行业提供了 " 抗周期、谋增长 " 的实践范本。伊利在产品创新、渠道变革与全球化布局上的突破,推动行业从 " 规模竞争 " 向 " 价值竞争 " 加速转型,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大业务亮点
从半年报看,液体乳业务一直是伊利的基本盘。今年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61.26 亿元,全品类稳居行业第一,常温酸奶、常温乳饮料、高端白奶市场份额全面增长。
具体来看,明星大单品安慕希零售额连续多年稳居常温酸奶第一位;功能奶第一品牌 " 舒化 "、谷物奶代表品牌 " 谷粒多 "、高端风味奶品牌 " 味可滋 " 等子品牌均实现逆势增长;金典 4.0 鲜牛奶以 " 顶配鲜活营养 " 品质持续赢得市场,带动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超 20%;" 畅轻 " 凭借品质与口感双重创新,再掀爆珠酸奶热潮,带动品牌营收双位数增长;嚼柠檬首创 " 轻乳果汁饮品 " 全新子品类,全面焕活优酸乳品牌,驱动优酸乳营收双位数增长。
占据营收半壁江山的液体奶业务保持市场优势的同时,伊利也在强化其他优势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根据半年报,伊利上半年的奶粉及奶制品的营业收入为 165.78 亿元。其中值得一提的亮点是,继奶粉整体销量夺得中国市场第一后,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 18.1%,跃居全国第一,该数据来源于尼尔森与星图数据。
至此,伊利已成功拿下成人奶粉、婴幼儿奶粉的 " 大满贯 "。
早在 2021 年,伊利便提出 "2025 年实现中国婴配粉市场第一 " 的目标,并通过持续的产品力提升与战略性收购澳优等举措,构建起 " 牛羊并举、全生命周期覆盖 " 的立体化矩阵。尽管疫情冲击、人口结构调整和渠道格局重塑一度给行业带来巨大压力,伊利坚持产品创新、渠道升级、用户运营三位一体的深耕,最终兑现了领先行业的承诺。
除了基本盘和优势业务之外,伊利的非乳业务板块也为其注入了新活力。据悉,自伊刻活泉茉莉花茶、醇香乌龙、人参枸杞养生水等创新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后,今年上半年伊利又迅速推出抹春绿茶、清香乌龙及专为婴幼儿打造的 " 泉爱宝贝 " 低钠淡矿水,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推动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伊利的新探索
从伊利的财报及关键动作中,还可窥见其在产品品类赛道创新、渠道和商业模式革新、前瞻战略布局等多方面的探索,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渠道与服务创新也是伊利面向未来的又一重要探索。报告期内,伊利探索 " 医疗 + 营养 " 新模式,将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药店等新场景,精准触达养生新圈层;同时,该公司正从 " 卖产品 " 迈向 " 提供健康生活解决方案 ",以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商业模式升级驱动增长。
伊利全球化版图也在加速拓展。5 月份,金领冠全面登陆香港市场,以高品质赢得全球市场认可;6 月份,Cremo 正式登陆沙特,已完成核心城市布局,目前销售点已突破 3000 家,月销量近 50 万支。8 月份,伊利携旗下海外冰淇淋品牌 Joyday、Cremo 亮相 FIBA 亚洲杯赛事现场,以体育赛事为支点扩大中东市场影响力,展现品全球化实力。
事实上,伊利的出海动作较早,从最初布局上游到将产品卖到海外,在全球化布局上伊利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如今,伊利的全球化布局并非单向扩张,而是一种多向能力的建设:在资源端,整合全球优质原料,确保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在创新端,汇聚前沿科研力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力,反哺全球市场;在市场端,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与全球渠道协同,快速响应多元消费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渗透力与品牌影响力。
更具样本意义的是,伊利的国际化正在从 " 卖产品 " 走向 " 全球共建 " ——通过培养本地人才、融入当地乳业生态、共建上下游供应链,并借助公益与可持续发展举措建立长期信任。这种嵌入式本地化,让伊利既提升了海外市场的品牌韧性,也在全球供应链波动中形成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中国及全球乳业正面临供应链重构、消费需求分化、竞争格局重塑的多重变革,伊利的实践证明,唯有以长期主义深耕核心业务,以创新思维开拓全新赛道,以开放姿态参与全球竞合,才能在变革中占据主动。
未来,随着大健康战略的深化与全球化布局的完善,伊利不仅将继续巩固国内乳业的领先地位,更会在全球乳业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推动中国乳业从 " 规模第一 " 向 " 价值第一 " 跨越,为全球乳业发展贡献更多 " 中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