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团委实践团深入宁河区板桥镇盆罐村开展了暑期 " 三下乡 " 非遗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实践团探访陶罐制作技艺,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故事,通过 " 保护 + 传承 + 创新 " 的实践模式开展实地调研、技艺记录和创新设计工作,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路径。
实践团首站来到盆罐村陶器博物馆,近距离观赏了从明代至今的各类陶艺珍品。馆内陈列的粗陶器皿、釉彩陶罐等展品,生动展现了当地制陶工艺的演变历程。特别是一组清代宫廷御用陶器,其精湛的工艺令队员们叹为观止。
随后,实践团走进当地陶瓷制品公司——陶趣缘,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近距离观赏了造型各异的陶艺精品。传承人详细讲解了盆罐村制陶技艺的悠久历史,从选土、拉坯到烧制的完整工艺流程,并重点介绍了传统技艺的保护现状与现代创新成果。针对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传承人分享了在坚守传统工艺精髓的同时,如何通过釉料改良、器型创新等方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此外,实践团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传统陶艺制作的全过程。传承人现场示范了揉泥、拉坯、修坯等关键工序,详细讲解了 " 手随泥走,心随形转 " 的制陶精髓。队员们认真聆听要领,在旋转的辘轳上尝试塑造陶器,切身感受到每一件作品背后凝聚的匠心与智慧。(记者 孟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