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4 日至 25 日,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与北交所副总经理孙宏伟同时现身四川宜宾。吸引他们的,是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
2016 年以来,产融合作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在国家推动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浪潮中,宜宾为何能成为国家级产融合作的示范城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答案或许在于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转型路径。
据了解,宜宾的工业总量稳居四川省第 2 位,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近年来,宜宾在白酒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产业带,构建起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而这背后都离不开产融合作。
事实上,金融助力产业 " 长成大树 " 的案例层出不穷。银河航天创始人徐鸣就认为,产业、技术和金融是科创时代的新三角,也是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下的经济发展需要以数字革命、区块链、稳定币构成的新金融体系为支撑。
资本引擎:交易所如何激活专精特新?
两大交易所高层同时现身,都有备而来。
在 "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 " 上,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信息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打造,依托深交所技术,是国内首个专注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综合培育平台。
据了解,该系统创新性地整合了交易所专业服务与地方工信政务服务,首次实现 " 企业 - 政府 - 交易所 " 数字化协同培育,提供涵盖政策、融资、培训、咨询等全流程服务。
" 深交所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机构和重要平台,是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中心。目前,通过注册制,创业板上市公司当中九成是高新技术企业,六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开幕式致辞中,李鸣钟表示,优化重组规则以来,新增披露重组增长 215%,七成标的属新质生产力。
孙宏伟介绍,北交所 268 家上市公司中超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或单项冠军,平均研发强度超 5% 且连增三年。已有 5 家完成再融资,3 家完成重组,助力产业整合。" 目前已有 12 家四川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占比显著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近 170 家(四川)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位居西部第一。" 孙宏伟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雷文指出,金融资本是产业革命的 " 加速器 ",并强调 " 始于科技、成于金融、兴于产业 "。截至 6 月末,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 14.9 万亿元,增速高于整体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至 8000 亿元。
"2021 年推出的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助企融资超 1.2 万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超 8500 亿元,下一步将加快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与一体化。" 雷文还表示,科创板、创业板是引导资本投向硬科技的主引擎,北交所力挺专精特新,制造业上市公司占 A 股总量超三分之二,上半年新上市企业中制造业占 46 家。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参与度常被视为衡量地方经济实力的标准之一。当前,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应对。
比如宜宾,过去几年在 " 白酒 " 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之外,培育出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构建起富有地方特色的 "4+4+N"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动力电池为例,2019 年宁德时代(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落户成为关键转折点。依托这一 " 链主 " 企业,宜宾快速集聚了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结构件等环节的 120 余个配套项目,构建了从材料、组件到整车、回收的完整产业生态。该产业连续两年产值超千亿元,产品占全国份额 16%、全球约 10%。
据统计,目前,宜宾的上市公司数量为 28 家(包括 H 股、新三板),但五粮液一家公司就贡献了宜宾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90% 以上。不过,当地对新兴产业的长线布局,也让该板块未来的权重充满想象空间。
宜宾实验:一套组合拳如何浇灌产业森林?
要制造出一个产业,布局、落子,仅仅是 " 万里长征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如何浇灌培育。
在产融合作大会上,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在致辞中公布了宜宾的 " 方法论 ":一套系统性的 " 政策 + 产品 + 平台 " 组合拳。
首先,用政策引导 + 资金撬动。宜宾陆续出台《产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文件,通过担保补助、贷款贴息等实质性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企业倾斜。
方存好介绍,宜宾强化 " 银政担企 " 产融对接,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等央行政策工具,已注入低成本资金超 100 亿元。同时,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资金更多投向产业和企业。
其次,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比如,为破解科创企业 " 轻资产、高风险 " 融资难题,推出 " 科创贷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为支持绿色发展,打造 " 碳账户 " 低息贷款。
最后,搭建平台与基金矩阵。搭建 " 宜融通 " 金融服务平台,服务全市 52 万市场主体,常态化举办产融对接会,累计帮助 600 多个项目对接融资超千亿元;创新打造 " 产业链 + 基金 + 场景 " 协同模式,建立超 600 亿元的基金矩阵。2025 年已发布首期 190 亿元基金合作榜单,宜宾已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据了解,近期宜宾资本招商合伙人联盟已成立,通过汇聚顶级资本力量,构建 " 资本 + 产业智库 " 协同生态圈,推动宜宾现代化产业建圈强链,实现高质量发展。首批联盟成员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IDG 资本、鼎晖投资等。而这些顶级资本愿意入盟,正是看中了宜宾 "4+4+N" 现代化产业体系。
宜宾的探索,只是当下产融合作的一个缩影。徐鸣认为,每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背后,除了强大的产业力量汇聚,都离不开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倚重欧洲的商业银行,第二次得益于投资银行的兴起,第三次则伴随着互联网风险投资机构的崛起,当下的经济发展同样需要以数字革命、区块链、稳定币构成的新金融体系为支撑。
" 产业、技术和金融是科创时代的新三角,也是现在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徐鸣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