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前瞻网 8小时前

2025 年中国食用油价值链分析:原材料是食用油生产成本的主要来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龙鱼 ( 300999.SZ ) 、深粮控股 ( 000019.SZ ) 、金健米业 ( 600127.SH ) 、京粮控股 ( 000505.SZ ) 、道道全 ( 002852.SZ ) 、嘉华股份 ( 603182.SH ) 、西王食品 ( 000639.SZ ) 等

本文核心数据:食用油行业企业成本构成 ; 价格传导机制 ; 食用油行业价值链

1、食用油生产制备中,原材料是最大的成本构成

前瞻统计了中国食用油行业中,四家竞争力较强的上市公司食用油生产成本数据,可以看出,食用油的原材料成本较高,2024 年西王食品植物食用油原料成本占比 74.39%,索宝蛋白、金健米业、嘉华股份的食用油业务原材料成本占比都超过了 92%; 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在 0.85% 至 1.51% 不等,制造费用在 0.6% 至 5.9% 范围内波动。

从中国食用油上市企业金健米业食用油产品的成本结构来看,2019-2024 年,直接材料的占比在 95% 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 包装费用占比波动下滑,从 2019 年 4.76% 降至 2024 年的 3.1%; 制造费用整体呈下降趋势,从 2019 年 1.04% 降至 2024 年的 0.61%; 直接人工费用在 0.55% 至 0.85% 之间波动。

2、食用油行业价格由供应端、制造端和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而成

中国食用油市场价格由行业供应端、制造端的增值溢价及消费需求弹性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级传导。供应端的成本价格包括大豆、花生、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原材料和设备价格、人力价格等,传导至制造端成为生产成本,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 " 制造端价格 " 传导至下游应用市场,而应用市场需求弹性也反作用于供应端、制造端,形成 " 价格 - 需求 - 价格 " 的传导路径来影响食用油市场的定价

3、中国食用油行业价值链中油料作物种植毛利率水平较高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食用油产业链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种植、压榨、精炼、包装和渠道销售等环节。油料作物经过初榨产出原油和粕类 ( 副产品 ) ; 原油精炼后,即为精制油 ( 食用油 )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个人 / 家庭、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消费者以及商超、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

我国食用油行业上游原材料的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分化,普通作物种植毛利水平一般,油料作物如葵花籽毛利水平最高可达到 72.6%; 下游销售渠道,线上销售毛利水平差异较大,与企业运行方式有关,线下实体销售毛利率稳定在 16% 左右 ; 中游食用油制造企业毛利水平 5%~25%。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