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1 日,2025 浦江创新论坛(第十八届)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专题论坛举行,来自科研机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与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展开前沿报告。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发布 "2025 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共创成果 ",集中展示我国在科学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 把握被高估的当下,投身被低估的未来。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主旨演讲环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提出 "AGI for Science 之六问 " 引发关注。
周伯文以阿玛拉定律 " 人们总是高估技术的短期变化,却低估长期的变革 " 为引,从 " 边界之问、预测之问、语言之问、交叉之问、验证之问、新科学之问 ",提出科学智能涉及的六大核心问题。他指出,当前 AI 在通用问题求解、替代强解释性可预测的传统方法、以自然语言表征和解释科学现象等方面可能被高估,但其在促进新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科学领域以及协助人类推导和验证重大理论创新等方面的深远潜力却往往被低估。
在周伯文看来,AI 正在加速拓展知识边界,但科学探索的罗盘始终是由人类的心灵、好奇心与价值观来指引。
专题论坛现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 " 科学智能战略科技力量联盟 " 正式成立。联盟通过有组织科研,推动各学科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从理论突破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闭环,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