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 1 号修改单的最新要求,自 9 月 16 日起,灭菌乳的生产将仅允许使用生乳作为原料,不再准许添加复原乳。这意味着,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制品不得再标注为 " 纯牛(羊)奶 " 或 " 纯牛(羊)乳 ",而须纳入调制乳类别进行管理。
该修改单删除了原标准中 " 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 " 的表述,并剔除了所有涉及 " 乳粉 " 的内容,彻底禁止了复原乳在纯牛奶生产中的应用。
修订前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GB 25190 — 2010)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允许在灭菌乳中添加复原乳,但要求企业在产品名称邻近位置明确标注 " 含 ×× % 复原乳 " 或 " 含 ×× % 复原奶 "(其中 " ×× %" 指添加乳粉占灭菌乳中全乳固体的质量分数)。
蓝鲸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所售的纯牛奶产品基本均采用生鲜乳制作,已很难见到使用乳粉调制而成的所谓 " 纯牛奶 "。主要原因之一是乳粉成本要远远高于生鲜乳。
自 2021 年 9 月起,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行已超过三年,目前均价约为 3 元 / 公斤,而乳粉价格则在 25 元 / 公斤左右,即乳粉成本约为生鲜乳的 8 倍。
乳业专家宋亮向蓝鲸新闻表示,《灭菌乳》新规的实施明确了 " 纯牛奶 " 必须使用 100% 生鲜乳的方向,这将有利于拥有自有牧场和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并进一步推动优质奶源的需求和建设。" 此前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大量使用复原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优质奶源的发展。新规执行后,企业将更加关注国内优质奶源,有助于缓解奶源过剩压力,促进乳业良性发展,同时也为北方奶企南下拓展市场创造了条件。复原乳未来仍可应用于调制乳、酸奶等产品领域。"
宋亮强调,该政策是中国乳业从 " 喝上奶 " 向 " 喝好奶 " 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短期内行业可能面临成本与结构上的调整,但长远看将有力提升国产乳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对具备自有牧场、自建加工厂并实现产销一体化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这类企业通过减少对外部奶源和复原乳的依赖,不仅能有效控制成本,更可牢牢把控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