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34分钟前

中兴通讯:AI 驱动下的“增长提速”与“毛利失速”

文 | ICT 解读者—老解

中兴通讯发布2025 年上半年业绩,以 "AI 驱动营收增 14.5%,连接 + 算力战略升级持续兑现 " 为标题,俨然已从传统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摇身一变成了 AI 与算力加身的头部明星。

分析中兴通讯的收入结构,相比运营商网络业务同比下滑 6%,消费者业务和政企业务分别增长了 8% 和 110%,尤其是被视为 " 第二曲线 " 重心的政企业务确实风光无限,不仅推动公司整体营收增长了 14.5%,而且也使得两者的收入占比首次超越运营商网络业务,达到 51%,因此,中兴通讯将 "AI 驱动第二曲线增长提速 " 作为其 2025 年上半年的突出业绩。

然而,在其业绩中更为刺眼的却是由 AI 驱动的 14.5% 的营收增长并未带来利润提升,中兴通讯 2025 年上半年归属股东的净利润竟然同比下降了 12%,由 57.32 亿减少到 50.58 亿。

自走出美国禁运事件影响以来,以 " 稳健经营 " 为战略定力的中兴通讯基本保持着净利润持续增长的势头,从 2021 年上半年的 41 亿提升到了 2024 年上半年的 57 亿。然而这一路攀升的势头却在 2025 年上半年戛然而止了,中兴通讯在半年报中给出的解释是:" 公司全面投入 AI,推动算力业务规模上量;公司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政企和消费者业务的增长也带来毛利率阶段性承压"

毛利率是公司的盈利根基,直接反映企业产品的基本盈利空间。

分析中兴通讯的毛利率变化,可以看到中兴通讯的消费者业务毛利率基本稳定在 18% 左右,而在运营商网络业务的毛利率受益于 5G 投资逐步从 43% 提升到 53% 的同时,其政企业务的毛利率却从 2023 年上半年开始逐年下滑,并在 2025 年上半年断崖式地从 22% 掉落到了 8%,并拖累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了 8%。

在半年报中,中兴通讯将政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10% 和毛利率同比下滑 14% 的原因都归结为服务器及存储产品的跨越式增长。

中兴通讯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的核心供应商,其服务器集采份额在电信市场连续多年蝉联第一;但在政企市场,中兴通讯的服务器客户则以传统的金融、电力行业头部客户为主,产品也主要集中在通用服务器上。

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加大了对于智能算力的投资,仅以阿里巴巴为例,在今年 2 月份宣布未来三年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 3800 亿元,其一家的投入规模远超三大运营商的算力总投资。

因此,中兴通讯也加大了智算服务器的研发投入,推出新一代智算服务器,并开始在政企市场专注发展互联网行业头部客户,在 2024 年上半年通过落地 JDM(联合设计制造)模式实现了收入规模增长,拉动政企业务收入由 59 亿增加到 92 亿,然而其毛利率却由 28% 下滑到 22%。

2025 年上半年,中兴通讯称 " 公司全系列智算服务器满足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智算需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规模销售 ",AI 服务器营收占比达到 55%。

在智算服务器推出之前,中兴通讯政企业务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27% 左右,但在政企业务借助智算服务器突破互联网行业市场实现规模销售,拉动收入由 92 亿增长到 193 亿的同时,其毛利率竟陡降 14%,由 22% 跌落到 8%,可见其服务器及存储产品的跨越式增长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

智算服务器的成本大头在于处理器芯片 CPU、GPU 和存储芯片,供应商集中于英伟达、Intel、AMD、华为和海光等少数厂家,中兴通讯、浪潮信息、新华三(紫光股份子公司)等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服务器厂商本就不掌握定价话语权,而中兴通讯不采用同为通信业竞争对手的华为的芯片,其可选择余地就更小。

而且和同行相比,2025 年上半年浪潮信息和新华三仅服务器产品的营收规模就分别高达 753 亿和 354 亿,中兴通讯包括服务器及存储、数据中心交换机及配套等全部在内的政企业务收入也不过才刚刚达到 193 亿,因此在采购成本上更难以获得规模效应。

虽然没有成本优势,但中兴通讯要在互联网行业扩大服务器市场份额以实现营收增长,既要与头部厂商浪潮信息、新华三等进行激烈的价格竞争,还要接受 JDM 模式(联合设计制造)对于微薄利润的再度侵蚀。

与通信运营商通过集中招标竞价来压低采购价格不同,互联网巨头普遍采用 JDM 模式来节省算力投资。对于大规模的服务器采购,互联网巨头会借助自身技术实力深度介入研发,要求服务器厂商按照其定制化设计进行生产以大幅度压低采购成本;更有甚者如阿里巴巴还启动了 " 白牌服务器计划 " 进一步将服务器厂商降级为利润更为微薄的代工厂。

因此,中兴通讯将其服务器业务从原有的电信行业和传统的金融、电力行业扩展到互联网行业,在上游芯片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下游市场价格竞争惨烈的情况下,也只能接受新一代智算服务器也要薄利才可多销的现实,从而导致中兴通讯政企业务的毛利率在增收 110% 的情况下下滑了 14%。

在回应证券时报记者关于毛利率承压的提问时,中兴通讯表示后续将通过三大举措提升服务器等算力产品的毛利率,首要的就是" 快速提升服务器等算力产品收入规模,只有规模提升后,采购成本才能降低 "。

但收入规模提升就一定能降低采购成本从而提升服务器等算力产品的毛利率吗?服务器头部厂商浪潮信息在其 2025 年半年报中给出的答案,或可供中兴通讯参考借鉴。

在服务器收入上是中兴通讯近 8 倍规模的浪潮信息,连续多年保持着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市场占有率,从其半年报业绩可以看到,虽然营收规模从 2023 年上半年的 249 亿连续增长到了 2025 年上半年的 802 亿,但其毛利率水平却随着收入规模的提升从 11% 一路下滑到了 5%。

与中兴通讯深耕传统的通信运营商和政企市场不同,浪潮信息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JDM 模式(联合设计制造)就是其首创,在通过联合开发深度绑定互联网巨头客户的同时,浪潮信息也一步步丧失了议价能力,深陷 " 毛利率之困 " 无法自拔。

作为占据国内 AI 服务器近半数市占率的 "AI 算力龙头 ",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一路下滑至 5% 并不是孤例;国内刀片式服务器市占率第一,X86 服务器市占率第三的紫光股份客户结构与中兴通讯类似,也与中兴通讯一样围绕 " 算力 × 联接 " 战略,聚焦 "AI for ALL",但其毛利率也同样从 2023 年上半年的 20% 一路滑落到了 15%。

15%,8%,乃至 5% 的毛利率对于带有高科技属性的服务器厂商而言是无奈的现实,服务器产业链是典型的枣核形态,上游的芯片被少数供应商所垄断,下游的需求也集中于少数互联网巨头,而中游的制造商除了浪潮信息、紫光股份等头部企业之外,还有中科曙光、联想、超聚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玩家相互厮杀。

这与中兴通讯核心业务所在的通信网络设备行业差异巨大,虽然需求集中在三大运营商,但只要不输给华为太多,铁定排名第二的市场份额亦足以确保中兴通讯对下游广泛供应链的议价能力,因此运营商网络业务 50% 左右的毛利率为其公司整体的费用支出和研发投入提供了充足的利润空间。

但或许是 2024 年运营商网络业务营收因 5G 投资缩减而同比下滑 15% 的趋势,给中兴通讯带来了必须尽快做大 " 第二曲线 " 的压力;在今年 3 月李自学将董事长的位子交棒给方榕之后,中兴通讯新一届董事会在 2025 年半年报中喊出了 " 把握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机遇,深度参与智算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 的新口号。

从 " 加速从连接向算力拓展转型 " 到 " 成为智能算力的领导者 ",就必须要占领对 AI 算力需求巨大的互联网行业市场,这或许意味着董事长换帅之后的中兴通讯,已经吹响了其政企业务向互联网行业市场发起全面进攻的冲锋号。

然而,喊着 " 全面投入 AI" 的口号,背着智算服务器冲进互联网行业市场的中兴通讯,一脚踏进,却赫然发现脚下竟是浪潮信息等对手久陷其中的毛利率失速的泥潭——那一刻,它是否会记起上一任董事长李自学一再重弹的一曲老调叫 " 稳健经营 " 呢?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