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魏小河流域 23小时前

薄薄一本,我却看了半个多月!

《在家》是一本很柔软的书,只有 195 页,但是我却看了半个多月。

它没有很激烈的情节,几乎像一部散文。一切都进行得很缓慢,在读到三分之一时,我几乎要放弃它。但是几天之后,我再次拿起书,没有任何阻塞,又看了下去。

翻开书,你会进入一个凌冽、孤独、充满田野气息的世界。你不会觉得这是在德国,它给人的感觉像是北欧。一个冬天很长的地方。位于世界边缘。

小说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主人公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离婚了。她的前夫是一个有囤积癖的男人,他们也曾度过美好的日子。她的女儿正在世界上漂泊,偶尔发来定位,在北欧的某个海岛之上。

这一年来,她搬到靠近东部海岸的乡下。她的哥哥在这里开了一间酒吧。她白天在哥哥的酒吧打工,晚上则回到自己的小屋。那是一栋孤零零地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房子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牧场,再远处是一条细长的河。"

在这个荒野一般的地方," 我 " 只有一个邻居,她叫咪咪,也是一个独居的女人。很快," 我 " 和咪咪成为朋友,她带 " 我 " 去拜访她的弟弟阿利尔德。

阿利尔德继承了父母的农场,他养了很多猪,差不多有一千头。阿利尔德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但是他似乎并不感到孤独,他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像野草,也像石头,还像那种老旧的白炽灯,在黑夜里能带来一点温度和光亮。

" 我 "、咪咪、阿利尔德,还有哥哥,以及哥哥的女朋友尼克,共同构成了这个孤绝的小世界。

尼克是一个年轻女孩,她的身世离奇,小时候被妈妈关在箱子里长大。没人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毫无疑问,尼克的生活显然很破碎,她对自己的生命并不那么在乎,锋利,凌乱,可以随时离开。

时间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 我 " 慢慢适应乡下的生活,偶尔和阿利尔德一起开拖拉机,和咪咪去海里游泳,在夜里给前夫写信,和女儿视频通话……

这样叙述,好像故事里的生活也挺好的。没错,我想主人公对她的生活也会感到满意。但是,读这本书,你还是会感到寂寥,一种世界正在瓦解的感觉。

在这个小世界里,人们试图抓住一些什么,但大家又很坦然地知道," 人很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捕获的总是些别的什么,然后你还得考虑该拿它怎么办。"

这里面有个人的感受,也有一种更大的情绪,世界正在悄然沉没。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岛屿,大家互相靠近,但没有能量抵御这一切。

读这本书的时候,偶尔会想到《德雷尔一家》。不过,那个故事发生在希腊岛屿,地中海气候让那个世界自带有一种活泼的生机。并且,那个故事中还有那么多孩子。

《在家》中没有孩子。只有孤独的中年人和更老的老人。唯一的下一代," 我 " 的女儿安已经长大成人,正把自己放逐于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和安一样大的姑娘,对,就是尼克。她生活于自毁的边缘,终于,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

或许,曾经还有另一种可能,一种更加绚烂的生活。就像小说的开头,主人公回忆起三十年前,她在卷烟厂上班的时候,差点跟随一个魔术师登上一艘开往新加坡的豪华游轮。如果 " 我 " 真的这么做了,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这种 " 可能的人生 " 并不存在。当我们年轻时,世界广阔无垠,但随着你的一个个选择和决定,这些可能便逐一消失。时间流逝,你注定被逼到一个确定的窄小角落。这就是生活的基本真相。

但是,这也并不必然就全是糟糕。寂寥的生活,也是生活。

Ps. 很少看到关于女工生活的小说。当然,这一本也不是。但是,书中的主人公曾经在一家卷烟厂工作。小说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这一段的经历。我很喜欢这些叙述。

Pss.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尤迪特 · 海尔曼。下面是她的照片。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

Psss. 书的封面来自安德鲁 · 怀斯的画,确实和小说很搭。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 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豆瓣 | 魏小河

读览精华

读览精华

精致阅读,品味生活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