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1小时前

京城 IT 四少币圈豪赌:要做下一个 MicroStrategy

文 | 新质动能,作者|沐风,编辑|时楠

20 年前,他是 " 京城 IT 四少 " 之一,和李想、茅侃侃一起被捧为 80 后创业偶像;

10 年前,他把 Discuz! 以 2.8 亿元卖给腾讯,风光无限;拿 40 万投资博雅互动,收获 1000 倍回报。

如今,他的游戏公司博雅互动,靠着疯狂囤比特币,股价从 0.5 港元暴涨到 8.2 港元,飙升近 17 倍。

他就是戴志康。一个闷头写代码的连续创业者,把自己从社区软件天才、天使投资人,一路折腾成了香港资本市场最大的 " 比特币死忠粉 "。

博雅互动如今手握 3416 枚比特币,浮盈超 100%,市值冲到 30 亿人民币。戴志康还放话——要学 MicroStrategy,三管齐下:稳住游戏、狂买比特币、做 Web3。

可问题是,靠囤币翻身的游戏公司,真能跑得比周期更快吗?还是说这场豪赌,只是另一场悬在空中的泡沫?

" 京城 IT 四少 " 到连续创业者

2005 年,北京中关村。

那时候的互联网,还停留在论坛和门户的年代。就在那一年,四个 80 后创业青年——茅侃侃、李想、戴志康、高燃,被媒体冠以 " 京城 IT 四少 " 的名号。

这不是随便吹的虚名。那时的茅侃侃已经是 majoy 的 CEO,李想刚靠泡泡网闯出名堂,高燃经营着中国娱乐网,而戴志康,则是 Discuz! 的创始人。

四个人甚至还一起登上央视《对话》,在一片 "80 后是垮掉的一代 " 的质疑声中,他们成了被寄予厚望的创业偶像。

戴志康 1981 年出生在黑龙江大庆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戚里也多是老师。这样的环境,让他从小接触电脑。小学毕业那年,他已经能自己写小程序。到了初中、高中,他几乎横扫各类计算机比赛。

2001 年,他大学还没毕业,就拉起团队做社区软件,取名 Discuz!。那时互联网论坛兴起,Discuz! 迅速成为各大网站建社区的首选。短短几年,超过 100 万家网站采用了 Discuz!,它成为全球用户量最大的社区产品。

对很多 80 后网民来说,Discuz! 就是青春记忆里的 BBS 后台,是天涯、猫扑、百度贴吧等社区的基石。而戴志康,则被尊称为 " 康盛之父 "。

2010 年,腾讯全资收购 Discuz! 母公司康盛创想,价格高达 2.8 亿元。29 岁的戴志康,正式进入顶级互联网巨头的体系。

他没有像一些创业者那样 " 卖身就退休 ",而是继续在腾讯打拼。担任生活电商事业部总经理期间,他干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大事:把微信二维码铺进了线下商家。也就是说,如今随处可见的 " 扫一扫付款 ",背后正有戴志康的一笔。

这一时期,他不仅证明了自己能创业,也证明了自己能在大厂运作大项目。

卖掉 Discuz! 后,戴志康很快转型为天使投资人。2008 年,他拿着 100 万起步资金,投下第一笔 40 万——博雅互动。

这家公司主营棋牌类游戏,后来靠《德州扑克》风靡全球。2013 年上市后,戴志康那 40 万的账面回报,竟然达到 1000 倍。他也顺势成为博雅的重要股东,进入董事会。

此后,他陆续投了火币、魔漫相机、辣妈帮、壳木软件等项目,眼光独到。尤其 2014 年入股火币,正好踩在比特币交易的风口上,又是一笔大赚。

2018 年,戴志康正式出任博雅互动董事会主席,成为实际控制人。

此时的博雅,虽然依然靠棋牌游戏赚钱,但已经显露疲态。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冲击下,单一的德州扑克模式难以再复制辉煌。

戴志康必须想办法,带领这家公司走出下一步。

有人说,他当年卖掉 Discuz!,是 " 少年得志 ";做投资,靠火币、博雅等项目,又是 " 眼光毒辣 "。但等到真正坐上博雅的掌舵人位置,他才发现:公司不是投机,而是要活下去。

而这一切,正好为他后来的 " 疯狂囤币 " 埋下了伏笔。

囤币上瘾的博雅互动

2018 年戴志康成为博雅互动董事会主席之后,他发现,靠一款《德州扑克》吃遍天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游戏行业竞争激烈,手游红利早被头部厂商瓜分殆尽。博雅互动虽然有稳定的棋牌用户群,但营收增长乏力。2013 年上市后的辉煌很快消散,股价常年徘徊在 1 港元以下,成为市场眼里的 " 仙股 "。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 2023 年。戴志康决定带领博雅互动杀入一个更疯狂、更高风险的领域——比特币。

他不是心血来潮。早在 2014 年,他就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入股了火币,对加密货币有过近距离观察。多年下来,他越来越坚信,比特币不仅是投机工具,而是 " 未来世界的主流资产 "。

于是,博雅互动董事会在 2023 年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动用超过 2 亿美元预算,买币。

第一次出手时,公司以不到 6 万美元 / 枚的均价,买入几千枚比特币。此后,每逢市场波动,戴志康总是反其道而行——别人恐慌抛售,他果断加仓。

比如 2025 年 2 月 28 日,比特币一度跌破 8 万美元,全球超 20 万人爆仓。就在这天,博雅互动花 795 万美元,买下约 100 枚比特币。时机之精准,让市场瞠目结舌。

截至 8 月 11 日,博雅互动共持有 3416 枚比特币,平均成本约 5.93 万美元 / 枚。按当时市价计算,账面浮盈已超过 100%,市值飙升至 30 亿人民币。

一个主营棋牌游戏的上市公司,突然成了香港市场最大的比特币持有者。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炸了。

投资人发现,这家昔日的 " 仙股 ",竟然摇身一变,成了 " 币圈巨鲸 "。2024 年之前还在谷底徘徊的股价,短短两年,从 0.5 港元飙升至 8.2 港元,涨了近 17 倍。

博雅互动的年报也变了味。过去的核心数据是 " 活跃用户数 "" 游戏 ARPPU",如今,第一眼就能看到醒目的表述:" 我们坚信,比特币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资产。"

甚至连董事会的 KPI 里,也多了一条:比特币增长率。换句话说,衡量公司经营好坏,不再只是看游戏赚钱多少,还要看币买得够不够多。

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说他 " 不务正业 ",有人说他 " 孤注一掷 "。

但戴志康有自己的逻辑。在他看来,棋牌游戏中的 " 虚拟币 ",本质上就像稳定币。既然博雅互动的生意模式和虚拟资产有天然联系,那么布局比特币,并非跳脱主业,而是延伸。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比特币有望像黄金一样成为新的价值储备。与其被动看着游戏业务衰退,不如主动把公司转型为 " 亚洲版 MicroStrategy"。

MicroStrategy 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比特币持有者,创始人迈克尔 · 塞勒通过持续买入比特币,让一家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软件公司市值暴涨,成为币圈传奇。戴志康显然想复制这一故事。

但市场不会只给掌声。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风险同样摆在眼前。

博雅互动在年报中也不得不写下风险提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因币价下跌,账面损失达 3.15 亿港元。也就是说,这场豪赌,涨的时候是神话,跌的时候就是噩梦。

更现实的问题是,博雅互动 2025 年上半年营收仅 2.23 亿港元,同比下降 5.2%;游戏主业仍在下滑。换句话说,囤币带来的 " 光环 ",并不能遮住主业疲态的事实。

但戴志康并不动摇。到目前为止,博雅互动没有卖出任何比特币,还计划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乃至主业现金流,继续加仓。

Web3 野心与未知的未来

戴志康当然明白,靠囤币撑市值,只能解决短期问题,长远来说还是要有故事可讲。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更宏大的叙事—— Web3 游戏。

博雅互动是棋牌游戏起家,最赚钱的,就是销售虚拟游戏币。在戴志康看来,这和稳定币、数字货币并没有本质区别。

" 游戏用户买虚拟币,和区块链用户买稳定币,逻辑是一样的。" 他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换句话说,如果能把二者打通,游戏玩家就可能成为 Web3 的新用户。

于是,博雅互动开始尝试把 " 游戏 + 区块链 " 融合。

2023 年 8 月,公司宣布正式进军加密领域,除了大规模购入比特币,还投资了 Web3 基础设施和游戏公司,比如 MTT ESPorts。

截至目前,博雅互动已累计向 MTT 投入约 1000 万美元,背后逻辑就是:先把 Web3 生态的入口卡住。

戴志康并不满足于做一个 " 会买币的游戏公司 "。他在致股东信里喊出了一个更激进的口号—— " 将公司打造成亚洲领先的 Web3 上市公司。"

在他心目中,博雅互动的三大战略已经非常清晰:

稳住棋牌游戏基本盘;持续增持比特币,强化资产储备;把游戏和 Web3 结合,孵化下一代产品。

他甚至提出,要学习 MicroStrategy 的模式。后者是全球最大比特币持有企业,创始人迈克尔 · 塞勒的疯狂加仓,让它在资本市场赢得了第二生命。

搭上比特币概念后,博雅互动股价一度暴涨近 17 倍,被投资人重新发现。木兰投资在研究报告里更是直言,公司计划到 2027 年囤到 21000 枚比特币。

但质疑声同样不小。批评者认为,博雅互动的游戏业务已经显露颓势:2025 年上半年营收仅 2.23 亿港元,同比下滑 5.2%,利润更是跌了 27.8%。如果没有比特币的浮盈,这家公司业绩会相当难看。

更重要的是,Web3 游戏还处在早期阶段。过去十年里,绝大多数打着区块链旗号的游戏,不是泡沫,就是短命。把一个上市公司的未来,押在这样一个赛道上,未免太过冒险。

但戴志康似乎从不怕冒险。20 岁时,他用 800 块启动资金,做出了后来卖给腾讯的 Discuz!;26 岁,他拿 40 万投资博雅互动,收获 1000 倍回报;2014 年,他在火币身上赚得盆满钵满。

一路走来,他像是踩中了所有风口。也正因为如此,这次他的 " 囤币 +Web3" 大棋局,才让人更难判断。

是再次站在浪潮之巅,还是成为下一个被市场遗忘的 " 币圈孤勇者 "?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