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29分钟前

海创药业:“抗癌神药”破冰仍亏损 6185 万元,“下半场”盈利焦虑仍存

图片系 AI 生成

登陆科创板三周年,海创药业 -U(688302.SH)终于凭借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首月贡献的 1300 万元收入,打破了 "0 营收 " 的局面。

近日公司披露半年报显示,海创药业上半年实现营收 1316.71 万元,同比增长 11899.08%。公司表示,主要得益于首个 1 类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获批上市,实现药品销售收入 1306.88 万元。

二级市场以高开低走回应这份业绩,近三日最大回撤超过 13%,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与盈利前景的疑虑——累计逾 17 亿元的深度亏损、亟待提升的商业化效率,以及规避竞争、缓解现金流压力叫停的 8000 万研发管线。对于海创药业而言,首款产品上市并不代表着扭亏之路步入通途,其商业化征程仍需跨越多重挑战。

" 磨剑十年 " 亏损 17 亿,商业化 " 破冰 "

作为海创药业自主研发、推动上市的唯一产品,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今年 5 月底获批上市,6 月 20 日开出首张处方,上半年收获 1316 万元营收,让这家备受争议的创新药企完成商业化 " 破冰 ",无疑是本次半年报的最大亮点。

图源:公司公告

氘恩扎鲁胺的研发历程漫长而曲折,项目研发启动于 2016 年,2023 年Ⅲ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该Ⅲ期临床数据入选了 2023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同时其注册研究被纳入 2023 版 CSCO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期间,承担了境内全部临床试验支出的海思科(002653.SZ)在苦守 4 年后退出,2021 年要求与海创药业解除合作协议,并要回了 2.6 亿元款项。

而后,由于原料药供应商凯莱英(002821.SZ)2023 年 Q3 自行撤回原料药登记备案,导致海创药业氘恩扎鲁胺上市申请被动撤回,当日海创药业股价暴跌 11%,商业化被推迟 7 个月。

此后一年,海创药业股价一路跌至 22.6 元历史低点,投资成本高达 63.87 元的陪跑机构一度面临腰斩式亏损。

尤其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带给海创药业延续数年的巨额亏损:2018 年至 2025 年净亏损额分别为 0.39 亿元、1.12 亿元、4.90 亿元、3.06 亿元、3.02 亿元、2.94 亿元、1.99 亿元,累计亏损 17.9 亿元。

图源 WIND

直到 "9.24" 以来,一方面受益于持续走强的创新药板块行情,另一方面市场对氘恩扎鲁胺上市预期升温,推动公司股价回升至 60 元以上,一众机构股东得以解套。

最终,氘恩扎鲁胺在 2025 年 5 月 29 日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接受醋酸阿比特龙及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既往未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公开信息显示,某医院海创药业海纳安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售价一盒 6500 元,28 粒每盒。

市场分析指出,海创药业氘恩扎鲁胺是首个国产前列腺癌治疗创新药,肩负着改变国内前列腺癌治疗药物格局的使命,接下来进入医保和 CSCO 指南是大概率事件。

受新一期业绩影响,公告次日,海创药业股价大幅高开,随后低走,依旧收涨 10.43%。海创药业称,除了药品收入外,通过合理规划研发投入、优化研发管线,研发费用同比减少 3095.64 万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公司减亏。

海创药业净利润走势

盈利前景承压,商业化成效成关键

股价高开低走的态势,凸显了市场对公司商业化进程的审慎态度:年内海创药业股价累计上涨 152.87%,已经阶段性兑现了氘恩扎鲁胺的早期预期。此刻公司正迈入至关重要的商业化验证期,其销售体系构建、市场准入能力及面对国内外竞品的竞争优势,将成为后续表现的核心变量。

其一是亟待提升的销售投入产出效率。2025 年 H1 海创药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 1302 万元,略低于营业收入,回款情况虽好,但整体销售额距离 " 爆发式增长 " 还有距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743 万元,其中研发费用 5676.72 万元,占现金流出的 65.9%;销售费用 1050 万元,同比增长 82.01%,占营收比为 80%,在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品牌宣传等方面投入较大,消耗了大量资源。

其次,海创药业企业自由现金流仍为负值,显著的资金压力正驱动公司进行管线战略调整。

海创药业在研管线

海创药业在半年报发布同日公告,拟暂停募投项目 " 创新药研发项目 "HP501 子项目后续的研发推进。HP501 是海创药业自主研发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为尿酸盐阴离子转运体 1(Urate Anion Transporter 1,URAT1)抑制剂。

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该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 8111.25 万元。海创药业解释称,国内已有药企针对 URAT1 靶点的产品获批上市,并有多项围绕该靶点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故公司预计,未来 URAT1 靶点的竞争将较为激烈。公司评估后决定不再将资金投入至 HP501 项目中。

目前,国内已有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获批上市,且市场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除已上市的别嘌呤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外,一品红的 AR882(已获 FDA 快速通道资格)、康哲药业的 ABP-671、信诺维的 XNW3009、先声药业的 epaminurad 等至少 6 款国产在研产品已进入 III 期或 II/III 期关键临床阶段,尤其是一品红的 AR882,数据领先且已获得 FDA 的快速通道资格。继续投入 HP501 的经济效益,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数据显示,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的市场空间较为可观,2023 年全球前列腺癌市场规模约 129.8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将达 275 亿美元。全球前列腺癌主要用药以恩扎鲁胺为代表的第二代 AR 拮抗剂为主,2021-2023 年的全球销售额分别为 50.39 亿美元、54.29 亿美元和 57.23 亿美元。

国内市场方面,2022 年前列腺癌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为 81 亿元,2022 年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的销售额分别为 25.29 亿元和 22.38 亿元,占比为 31.3% 和 27.7%。第二代 AR 拮抗剂恩扎鲁胺 2019 年在国内获批上市,2020 年纳入医保,2021 年实现院内销售额超亿元,2022 年增至 2.7 亿元。

这一增长轨迹为预测氘恩扎鲁胺的销售前景提供了参照。参考恩扎鲁胺从纳入医保后两年内的增长幅度,尽管增速显著,但 81 亿元的整体市场规模(其中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分别 31.3% 和 27.7%)以及当前激烈的竞争格局来看,氘恩扎鲁胺未来可预期的增量空间在短期内可能面临一定限制。

据 WIND 统计的机构盈利预测数据,海创药业或在 2027 年才有望扭亏,近 6 个月机构对其的 8 个盈利预测数据显示,2025 年公司净利润一致预测值为 -2.19 亿元。

由此,展望未来,海创药业的盈利前景还存在多重压力点,高强度研发投入亟待实现回收,核心产品进入医保谈判也面临一定的价格压力;加之战略收缩研发管线(如 HP501)客观上削弱了中期的收入预期。在氘恩扎鲁胺之后,中远期的增量则需观望 HP518 和 HP515 能否取得关键研发进展并贡献价值。(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黄田)

相关标签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