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2小时前

刚扭亏就喊业绩反转?储能价格战下南都电源赴港 IPO 谋破局

储能行业价格战硝烟未散,厂商洗牌态势渐显。中报承压却高喊 " 业绩反转 " 的南都电源(300068.SZ)格外引人瞩目。

继去年创下史诗级亏损后,南都电源上半年营收暴跌三成、净亏超 2 亿元,毛利率全线下滑。尽管 Q2 环比扭亏、储能大单撑足想象空间,但盈利同比降超六成、产能利用率仅七成的现实,让 " 转型成功 " 的说辞难掩苍白。

在行业储能项目延期终止潮涌、公司负债率高至 80% 的背景下,南都电源抛出赴港 IPO,又因涉 4.86 亿元诉讼纠纷蒙上阴影。这场从 " 内卷 " 到 " 外卷 " 的突围战,能否真正迎来曙光?

毛利率全线下跌,业绩反转的开始?

中报显示,南都电源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9.23 亿元,同比下降 31.67%;实现净利润 -2.32 亿元,同比下降 225.48%。

就上半年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系 " 公司战略转型,铅回收板块业务主动减产所致 "。至于亏损原因,公司并未在中报中提及,而是在 8 月 15 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中解释 " 主要系一季度收入确认较少 "。同时,南都电源声称," 二季度已经出现了经营业绩的反转,开始扭亏为盈,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提升近 10 亿元,主要得益于战略转型的成功 "。

数据显示,南都电源今年二季度实现营收 27.84 亿元,同比增长 0.93%;实现归母净利润 0.34 亿元,同比减少了 67.03%。在公司上半年整体亏损、Q2 盈利水平明显低于历史同期背景下,断言公司 " 业绩反转 "" 转型成功 " 是否操之过急?

来源:Wind

据公开资料,南都电源成立于 1994 年,是半路转行的 " 储能老兵 ",曾因铅酸电池及两轮电动车业务为市场所熟知。在经历 2020 年和 2021 年的连续亏损后,公司下决心剥离盈利能力较弱的民用铅酸电池业务后,并不断聚焦新能源储能、锂电主业。

公司目前主营产品主要有四种,分别为锂离子电池产品、铅蓄电池产品、再生铅产品、锂电池材料,上述产品营收占比分别约为 50.83%、21.49%、19.35%、8.34%。截至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锂离子电池产品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降 11.61% 至 17.63%;再生铅产品毛利率低至 -11.02%,营收远远无法覆盖成本,对整体业绩拖累明显。

来源:中报

事实上,南都电源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刚过去的 2024 年曾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亏损。财务数据显示,南都电源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79.84 亿元,同比下降 45.56%;归母净利润 -14.97 亿元,同比下降 4260.62%,一次性将本就不富裕的家底亏个精光。

就亏损原因,公司称,一方面,铅回收行业长时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产品毛利率持续下降,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影响了第四季度铅回收业务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锂电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锂电产品销售单价快速下降,导致锂电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储能项目从接单、交付到验收周期较长,2024 年上半年其选择性放弃低毛利订单,且受海外客户发货延迟影响,导致下半年新型电力储能出货量大幅下降,第四季度营业收入降幅尤为明显。

由此可见,截至上半年,南都电源的 " 包袱 " 业务仍未彻底出清;而账面未分配利润为 -15.37 亿元,即便二季度扭亏,也只能让公司喘口气而已。

内卷改外卷,赴港 IPO 谋破局?

不过近来市场对于南都电源似乎抱有更多期待,想象空间源于其手握多笔订单,以及液冷储能系统的开发。

今年以来,南都电源相继中标万国数据海外锂电项目、美国数据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目前在手未发订单约 0.8GWh。据公司透露,第三代高压锂电产品采用浸没式液冷方式,可实现锂电池在数据中心高密度备电应用场景下 100% 不起火,不爆炸。

此外,公司大储在手未发订单 7.8GWh,其中海外 2.3GWh,海外主要市场为澳洲、欧洲、英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前不久,公司官宣签署总容量高达 2.8GWh 的半固态电池独立储能项目,并称 " 该订单标志着公司固态储能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也是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在全球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中实现商业应用 "。

不过公司董秘近来多次对市场过热预期 " 泼冷水 ",称 " 固态电池业务对 2025 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9491 万千瓦 /2.22 亿千瓦时,较 2024 年底增长约 29%。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锂电储能系统的价格三年暴跌近八成,行业人士直言 "1/3 的系统集成商在低于成本价销售,成本下行速度远远赶不上市场价格下行速度 "。

面对融资环境收紧、现金流承压,不少涉储企业选择回归理性。今年以来,万润新能、海四达、长盈精密等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储能类项目终止、延期,涉及的技术及产品类型包括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储能逆变器、系统集成等。

相比之下,南都电源加码势头似乎并未减弱。中报显示,公司锂离子电池产能 10GWh,上半年实际产量 3.52GWh,产能利用率仅 70.4%;铅蓄电池产能 4GWh,产量 1.25GWh,利用率 62.5%;公司仍在推进扬州 10GWh 储能系统集成产线建设。

事实上,南都电源早已深陷债务泥潭。截至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 80.04%,急需输血。

早在今年 4 月 23 日,南都电源宣布已启动赴港 IPO 计划,核心目标将聚焦于海外市场的深度布局、国际业务版图的拓展以及境外运营资金的补充。

就在此前一天,南都电源与 " 前电驴一哥 " 新日股份的诉讼战再次升级。由于新日股份最新上诉坚持索赔,导致南都电源涉案金额达 4.86 亿元,这无疑增加了其财务方面的不确定性。

" 高额诉讼纠纷可能引发港交所审慎评估、投资者信心动摇及发行条件恶化等连锁反应。" 业内人士表示,港交所及保荐人会重点审视拟募资用途与偿债计划,若债务水平过高而募资用途不明,可能影响定价及发行进度。

" 倘若港股 IPO 募资不足,或募资资金无法快速转化为技术突破或海外订单,其现金短债比压力可能会加剧。"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