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 12小时前

特斯拉新车 Model Y L,预估售价约 40 万元

作为长期增长引擎,中国市场正成为特斯拉作为最坚强的 " 后盾 "。

7 月 15 日,特斯拉中国全新车型—— Model Y L 亮相工信部最新一期新车公示目录,该车型产品型号为 TSL6500BEVBA0,为 6 座车型。同时,特斯拉中国在其微博发文称,"Model Y L,金秋见!"

" 六座车型(Model Y L)定位介于 Model Y 和 Model X 之间,为全轮驱动车型。" 有知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新车型具有超长续航、超大空间和更高级的内饰,是一款大六座豪华纯电 SUV,轴距超过 3 米,车长约 5 米," 新车型计划最早第三季度上市,预估售价将为 40 万元左右。" 该知情人士预计。

与现款在售 Model Y 相比,六座版新车长度由 4797mm 加长 179mm 至 4976mm;轴距及高度等亦有增加。

去年 9 月,有市场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将于 2025 年底开始在国内生产六座版 Model Y。 彼时,特斯拉中国回应称 " 不实消息 "。在随后 10 月的 2024 年三季度财报会上,特斯拉方面则透露,公司正准备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 推出六座版本的新车型,表明特斯拉正承受着中国市场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 在业内人士看来,凭借产业链低成本优势,特斯拉此前在销量与利润上遥遥领先,但随着 " 价格战 " 的加剧,本土品牌迅速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在配置、用户体验和价格上赶超特斯拉," 可以说,曾经的行业颠覆者,正站在被颠覆的十字路口。"

数据显示,2025 年二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一共生产了 410244 辆纯电汽车,交付了 384122 辆。其中,上海超级工厂共交付 128803 辆,为特斯拉贡献 34% 的销量,这意味着每卖出三辆特斯拉,就有一辆由中国消费者买单。而这一依赖度在 6 月达到高峰:国内交付 61484 辆,创季度单月新高,环比增长 59%,同比微增 3.7%。

季度交付亮眼数据难掩特斯拉瓶颈。记者统计发现,2025 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合计达 26.34 万辆,较上年同期 27.83 万辆同比下降约 5.4%;市占率从 2020 年 15% 的峰值萎缩至 7.6%。其中,4 月至 6 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 2.87 万辆、3.86 万辆和 6.1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56%、-30.11% 和 3.7%。

产品结构固化问题亦在集中爆发。在激烈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中,特斯拉在主流市场的车型仍只有 Model 3 和 Model Y,今年上半年两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同比下降 11.32%、16.71%。其中,Model Y 市场占比减少 1.52 个百分点。

6 月 26 日,小米 YU7 上市一小时大定 28.9 万单,这款直接对标 Model Y 的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和强势营销正在直接分流特斯拉用户。实际上," 全面对标 Model Y" 几乎是新能源汽车界屡见不鲜的宣言,已经上市的乐道 L60、极氪 7X、智界 R7、阿维塔 07、比亚迪唐 L 等车型均对标该车型。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曾对记者表示,Model Y 在 25 万元这条价格线上形成了一个引力场。" 这一价格线上边、下边有很多非常棒的车 ";今年 1 月,小鹏汽车在焕新 Model Y 发布之前更是宣称," 小鹏 G7 可能是今年 25 万级最具竞争力的 SUV"。

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零售份额中,新势力(蔚小理、小米等)同期占比为 19.5%,同比增长 4.5 个百分点,特斯拉同期占比为 4.7%,同比下降 1.6 个百分点。

值得留意的是,从 2019 年理想交付理想 ONE 以后,空间富裕、适合家庭消费者的 6 座新能源 SUV 广受用户欢迎。目前,问界、蔚来、长城等车企均推出了相应的车型,而在这些车型中第三排的空间大小、舒适度,以及配置成为了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指标。

" 留给特斯拉的转型时间,已越来越少。"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早期特斯拉抢占市场先机迅速提升销量,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升、市场竞争者增多,以及市场研发提速、车型快速迭代和价格不断下探,特斯拉面临一定压力。因此,更智能、更低成本的新车型的到来,将成为特斯拉下一个增长周期的抓手。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