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优选宣布大面积关停,引起了一波热议。
有人觉得可惜,称 " 美团优选当年刚上线时,迅速扩张,最后市场搅没了,给做了嫁衣,现在拼多多再度成为社区团购一哥。"
也有人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认为这美团此番操作,是一场资源腾挪术。
原因在于,美团优选关停释放的运力,可以注入闪购业务;员工转岗快驴与小象,能让人效提升;退租的仓储,也都可以改造成闪电仓。
从现实层面上看,社区团购业务连年亏损,早已让美团有了及时止损的想法。在美团优选大撤退的同时,美团宣布发力即时零售,但其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美团 " 做减法 "
近日,美团优选宣布战略转型升级,将退出部分亏损区域,仅保留优势区域业务。
它承诺,所有正式员工不裁员,将通过内部业务接收计划,妥善安排员工到新岗位,确保员工的薪酬福利不受影响。
美团这一举措,目的在于优化业务布局,聚焦优势区域,探索 " 次日达 + 自提 " 模式和社区零售新业态,深耕生鲜食杂供应链,在此基础上,提升业务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另一边,美团还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推动零售新业态提质升级。
细细数来,眼下的美团,已拥有美团闪购、小象超市、美团优选等几种业务模式,并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了生鲜食杂 " 源头直采 "、冷链物流、仓储配送和即时零售仓等新供应链体系。
对于后续零售新业态的发力,美团准备从四个方面入手:
闪购业务继续积极拓展品类,携手零售商品牌商伙伴进一步拓展门店和闪电仓。
小象超市继续扩大覆盖区域,逐步拓展到所有一二线城市,同时在 " 源头直采 " 基础上,逐步覆盖全国 200 个优质县级农产区。
美团优选进一步利用已建设的供应链及仓配网络,集中资源聚焦优势区域,继续探索 " 次日达 + 自提 " 模式和社区零售新业态。
此外,美团还准备加大海外拓展步伐。
在 Keeta 外卖业务海外拓展的基础上,自 6 月开始,小象超市海外版 Keemart 开启了出海征程,已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两个区域测试上线,后续将向其他地区扩展。
亏损的新业务
回过头看,美团优选也只走过了五个年头。
2020 年,社区团购被推上了风口,美团自然也不会错过机会。当年的 7 月份,美团在山东济南等城市首批试点,采用 " 预售 + 次日达 + 自提 " 的社区团购模式,主打生鲜、食杂和日用品。
这标志着美团优选的正式上线,那时候,美团 CEO 王兴甚至在内部,称其为 " 一级战略项目 ",将与美团买菜(前置仓模式)形成互补,覆盖不同消费场景。
为了匹配社区团购业务模式,美团还进行了变阵。
这一年的 10 月,美团优选事业部进行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新增设大区负责人职位,分管华东、华西、华南、华北和华中五区。大区负责人将管理各业务线的城市负责人,并向业务线 Leader 汇报。
另外,美团原买菜事业部负责人,调任美团优选事业部下的战略合作部,美团原快驴进货相关业务负责人,调任美团优选事业部负责销售。
美团优选与多多买菜、橙心优选、兴盛优选等平台竞争,通过低价促销抢夺用户和团长资源。随着集团资源向社区团购倾斜,美团优选迅速扩张,覆盖全国 20 多个省份,渗透三四线城市及县城。
但不久之后,社区团购 " 九个不得 " 政策,给行业降了温。
从 2023 年开始,美团优选开始战略收缩,它逐步关停如西北、甘肃等部分区域业务,转向收缩运营。如今,它的继续关停,意味着该板块的业务,已然在美团的发展计划中逐渐 " 失宠 "。
美团优选历年来的亏损,或许让王兴对其失去了信心。
在财报里,美团将美团优选、小象超市、B2B 餐饮供应链 " 快驴 " 等,归入新业务的范畴。
2021 至 2024 各年,美团新业务的收入分别为 425 亿元、592 亿元、698 亿元、873 亿元,经营亏损分别为359亿元、284亿元、202亿元、73亿元。今年一季度,其单季度再次亏损了23亿元。
而据业内统计,过去四年,优选业务分别亏损 263 亿、221 亿、189 亿、83 亿元,共计亏损超过 700 亿元。由此可见,近四年来,美团新业务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主要是被优选业务 " 拖了后腿 "。
面对利润常年处于负值,真金白银不断流失的情况,美团 " 挥刀 " 砍向美团优选、收缩社区团购业务的举措,就不难理解了。
即时零售 " 混战 "
王兴在年报里的《主席报告》中写到:" 即时零售已成为零售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即时零售现已稳固成为一种高确定性的生活方式 "。
他表示,美团正在不断改善了不同品类实时配送的服务。例如,消费者在我们的平台购买药品时,可以享受涵盖居家检测、在线诊断、医保支付以及实时配送的一站式服务。
" 线上下单,线下 30 分钟送达 ",是即时零售最主要、最核心的特质。
2024 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的收入,为 2502.47 亿元。其中,配送服务贡献营收 980.65 亿元,同比增长 19.3%;佣金、在线营销服务、其他服务及销售的收入,则分别为 922.89 亿元、488.36 亿元、110.58 亿元。
换言之,在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中,配送服务扮演的戏份最大,收入占比最高,达到了39.19%。
去年,美团凭借核心本地商业,获得了 524.15 亿元的经营溢利,同比增长 35.4%;而今年一季度,该板块的经营溢利为 134.91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9.1%。
不过,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它最大的对手,仍是阿里和京东。
淘宝闪购依托蜂鸟即配网络,其履约覆盖能力可达全国 2000 个城市,实现 30 分钟送达。
6 月 23 日,淘宝公众号宣布,在 " 淘宝闪购 " 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已超 6000 万,截至目前,零售订单同比增长 179%,订单准时率维持在 96%。
京东则通过私有化达达整合百万级骑手资源,依托 "1 店 +N 仓 " 模式,其自营秒送服务实现 28 分钟送达,闪电仓覆盖全品类商品。
而美团虽也能凭借 130 万骑手与高频外卖场景积累的用户习惯,向家电、生鲜等高利润品类延伸,但它仍然要维持成本与盈利的平衡,优化闪电仓的库存周转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