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钛媒体 32分钟前

马斯克 Robotaxi 新梦想四部曲:正现金流、吊打 Waymo、颠覆 Uber 及“卖里程”霸主

文 | 硅谷 101

6 月 27 日,一台特斯拉全自动驾驶 Model Y 完成 " 全球首例自我交付 " ——从美国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出发,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的情况下穿越市区,仅 30 分钟便自主抵达车主家中。

这一突破正延续了 6 月 22 日 Robotaxi 试运营的热度,再次将特斯拉推向技术突破与商业验证的关键十字路口。作为伊隆马斯克兑现无人驾驶出租车承诺的里程碑事件,首批 Robotaxi 的上路本应让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却在实际上并未结束特斯拉在华尔街的争议:股价先是暴涨 8%,随后几日便悉数回吐,显示出多空激烈交战和分歧。

本周 101 Weekly 的第一个科技事件,我们就来聊聊特斯拉 Robotaxi 上路的一周内,外界的反应和分析。拿到 Robotaxi 首批体验邀请的特斯拉前 FSD 工程师于振华,有哪些亲身感受?特斯拉 Robotaxi 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和失望?再把目光放远,特斯拉能否穿越技术瑕疵和监管迷雾,真正实现商业盈利?股价波动的背后,究竟是无人驾驶商业化的里程碑,还是资本狂欢下的技术冒进?

01 Robotaxi 上线首日初体验

特斯拉这场 Robotaxi 发布会虽然规模有限,却万众瞩目。原因在于,当前特斯拉 1 万亿美元市值中,约 60%-70% 源于市场对 Robotaxi 的想象,而如今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道路上,这一愿景终于迎来落地验证,几乎所有投资人都在紧盯这一关键时刻。

但此次马斯克对 Robotaxi 的上线表现得格外谨慎低调,完全不像他以前大张旗鼓办发布会的样子:首批仅投入 10-20 辆车,且仅定向邀请看好特斯拉的自媒体博主及投资人体验,并不对大众开放。这也导致很多关注 Robotaxi 的用户无法第一时间亲身体验。

我们的访谈嘉宾、特斯拉前 FSD 工程师于振华是为数不多第一批拿到 Robotaxi 体验邀请的人,他随后在推特上说," 我非常确信的告诉你们:Robotaxi 就是 TSLA 的下一个指数级增长点。"

于振华

前特斯拉 AI 工程师:

它是当地时间下午 2 点启动体验的,我只乘坐了 4 次。特斯拉 Robotaxi 非常不显眼,因为这个车与 Model Y 一模一样,只不过上面贴了个贴纸。可能相对不同的是你得仔细看驾驶位,发现驾驶位没有人,不然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

先来说说这次 Robotaxi 的首发配置:

【车队规模与车型】首批投入约 20 辆 Model Y,均为未经过特殊改装的量产车型,为未来大规模商业化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

【用户准入】当前仅定向邀请用户可下载 App 体验,暂未对大众开放。

【运营时间与收费】每日早 6 点至晚 12 点运营,单次行程无论远近,固定收费 4.2 美元(42 是马斯克偏爱的象征意义定价。英国作家道格拉斯 · 亚当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写道 " 生命的意义是 42",马斯克多次在产品中使用这一数字)。

【地理围栏范围】运营区域仅限科罗拉多河南岸,面积较 Waymo 当前围栏缩小约一半。

【安全员配置】副驾驶设安全监督员,虽无法干预日常自动驾驶,但可在紧急情况下手动停车。例如实测中存在 Robotaxi 未能识别 UPS 卡车倒车行为的情况,随后安全员紧急介入制动。

02 惊喜与失望

安全员的设置超出了我的预期。熟悉 Robotaxi 业务的朋友都知道,任何一家公司在运营初期配备安全员是行业惯例,也是监管要求。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特斯拉的安全员竟然不在驾驶位,而是坐在副驾驶。这确实体现了他们的自信。

当然,也有不及于振华预期的方面:测试范围受限。

一开始我看到 Geo-fence(地理围栏)区域时,觉得比想象中要小,我本来以为至少要和 Waymo 的范围差不多。但我回来用 APP 查看后发现,当离开当前 Geo-fence 区域去点击你感兴趣的地点时,APP 会暴露一些他们在内部测试但尚未上线的区域,比如旧金山、硅谷的部分地段、奥斯汀河北边以及奥斯汀机场区域,这些应该都在他们的规划测试范围内。所以我认为未来三个月到半年,Geo-fence 区域会有较快的扩展。

03 Robotaxi 如何算经济账?

另一个市场非常关注的是定价。这次特斯拉定的 4.2 美元 / 次明显是象征性收费,肯定形成不了利润——按德州 7.25 美元的时薪标准算,这点钱连副驾驶安全员的工资都不够付。那么,我们该如何看特斯拉无人驾驶的经济账?

关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在成本端的优势,究竟能为它的 Robotaxi 业务带来多大成本红利,业界始终存在期待。相比开城数量,我更关注它在奥斯汀这一个试点城市,何时能快速扩展 Geo-fence 区域与车队规模,并尽快降低成本,然后实现正现金流(cash-flow positive)。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 Robotaxi 公司实现正现金流。

特斯拉如果能在奥斯汀证明它能够盈利,我觉得就稳妥了,说明这个模式能复制到其他地区。我不希望特斯拉陷入与 Waymo 比拼开城数量的竞争——如果无法在单一城市证明盈利能力,开城数量就没有意义。

在特斯拉的故事中,竞争对手不只是 Waymo,它下一个要颠覆的还有 Uber。

在过去几天的市场讨论中,乐观派会算这么一个帐:特斯拉可以做到比 Uber 更便宜,假设扣掉保险、维护和保养费,按一小时利润 15 美元,一天运营 10 小时来算,一辆成本五万美元的 Model Y 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如果是成本三万的 CyberCab,七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

当然这个算法过于简单乐观,不过退一步讲,如果特斯拉的 Robotaxi 能做到比 Uber 便宜,哪怕只在一个城市验证了商业模型,也完全可以走出与 Waymo 不同的发展路径,甚至抢占 Uber 的市场。

大家看到 Waymo 在旧金山和亚利桑那是自己运营的,用的是 Waymo 自己的 APP,但在奥斯汀以及新开的亚特兰大都是和 Uber 合作的。Uber 找 Waymo 合作很容易理解,是想分散风险,但 Waymo 为什么愿意和 Uber 合作呢?

Waymo 新进入一个城市最大的不足是车队数量太少,比如在亚特兰大只有数十辆车,奥斯汀应该也少于 100 辆。如果车队规模这么小,你会愿意用它的 APP 叫车吗?

Waymo 因车队规模受限需与 Uber 合作,但特斯拉不存在这个问题。按特斯拉规划,如果车队成本足够低,就可以快速扩充数量,尤其未来如果能直接激活现存的搭载 HW4 以上的车辆,车队规模或实现指数级增长。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果特斯拉 Robotaxi 能够跑通,与 Waymo 的竞争或将不在同一量级。

不过,特斯拉要真正跑通 Robotaxi 并形成类似 Uber 的百万级全球车队,还需要搭建很多生态、计算很多费用。例如 Morgan Stanley 曾设计过精细测算模型,涵盖车辆折旧、清洁费、维护费、通行费、保险、停车费、移动运营商费用、能源费用 8 个项目,这些都是特斯拉需要面对的成本项。当然特斯拉也有降本手段,如利用星链节省 " 移动运营商费用 ",凭借 FSD 较低的事故率降低保险成本。但要真正跑通 Robotaxi 的盈利模式,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

04 更严厉监管隐忧

依据当前市场对特斯拉最乐观的预期逻辑,它要颠覆的,是现有的交通模式。比如木头姐认为,如果 Robotaxi 成功,不仅将颠覆打车市场,更将重塑整个交通行业,因为消费者可能因此不再需要拥有私家车。而特斯拉的收入模式,也将彻底从 " 卖车 " 转向 " 卖里程 "。试想每辆车每日行驶数百公里,几十万、几百万辆车累积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但这一愿景目前尚未实现。从过去一周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来看,华尔街投资者并未完全信服。最大的不确定性依然集中在三方面:特斯拉 Robotaxi 的安全系数能否达标、能否达到 L4 级自动驾驶水平,以及后续监管是否会成为商业化落地的最大阻碍。

刘沁东

美国 Esoterica Capital CEO 兼 CIO: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斯拉还没证明自己,股价就立刻飙升了。我觉得估值往上走是有基础的,但现在问题就卡在这儿:你就在这么小的区域里小范围地推出了,根本算不上证明自己。还得有更多新进展,得有更多更新,实实在在拿出东西来证明才行,就像当年电动车一样,等真的能量产了,那才是它的时刻。我觉得特斯拉的 Robotaxi 也需要这样一个时刻去真正证明自己。德州的规模还不够。

在 Robotaxi 推出的短短一周里,虽然没有大问题出现,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瑕疵。

比如整车异常摇晃、压线驶入对向车道、无障碍物情况下误判刹停,多次违规超速驶过路口……这些小问题,导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开始介入监管,要求特斯拉提供更多信息来证明安全性。

特斯拉的股价也出现了震荡,几乎把刚发布时上涨的那 8% 都跌了回去。

美国 Esoterica Capital CEO 兼 CIO :

小问题肯定会有,这很正常。我反倒觉得这不算什么,不会让大家担心。毕竟如果真要大面积铺开,早点遇到问题赶紧解决,未必是坏事,况且是在监管框架下处理。当然,如果后面出现大事故,比如 FSD 发生严重安全事故,肯定会影响股价和运营拓展。但现在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属于可以理解的技术瑕疵,在监管框架下大家一起解决就好。

马斯克说,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几个月之后,就会上线一个更先进的模型,参数增加了 4.5 倍,更加优化的算法也许会解决现在出现的很多瑕疵。

此外,美国时间 6 月 27 日,马斯克在 X 上发帖说:团队比计划提前一天完成特斯拉 Model Y 的首次全自动驾驶交付,从工厂到客户家中的路程中,包括一段的高速公路驾驶。车内没有人,也没有任何远程操控,这是首次在公共高速公路上实现全自动驾驶。

不过同日,马斯克昔日的 " 左膀右臂 " 奥米德 · 阿夫沙尔也离职了,他曾负责北美及欧洲的销售和汽车制造业务。当前特斯拉汽车业务正经历多年来最严重的销售滑坡——竞争加剧、车型老化,加上马斯克涉足政治引发品牌受损,多重压力让特斯拉再次陷入背水一战的境地。而走到今天,马斯克已将整个特斯拉的未来押注于 Robotaxi。

但 Robotaxi 的未来还有高度不确定性。德州州长 Greg Abbott 近日签署了新法规,要求运营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获德州许可证。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仍在对特斯拉自动驾驶和 " 完全自动驾驶 " 系统的能力声明进行多项调查。

Waymo 此前在奥斯汀推出商业服务前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测试,其中包括 6 个月有安全驾驶员和 6 个月无安全驾驶员的测试阶段。

而不少分析也警告称,在构建支持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础设施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而追赶或超越 Waymo 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容易。

愿景很美好,但现实可以很残酷。也许 Waymo 踩过的坑、经历过的监管压力,特斯拉也同样都需要经历过一次:怎么说服监管者、怎么说服投资人,这些也许都还需要时间。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